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佩戴步骤是什么?
发表日期:2025-08-07 作者:3M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官方网站
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佩戴是确保高危环境作业安全的基础操作,其步骤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,涵盖前期检查、装备穿戴、密封测试等关键环节。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:
一、佩戴前的安全检查
在佩戴空气呼吸器前,需完成全面的装备检查,排除潜在安全隐患。首先检查气瓶压力,将气瓶阀门缓慢打开至完全开启状态(通常旋转 2-3 圈),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在 28-30MPa 的正常范围,若压力低于 25MPa 需及时更换气瓶。随后关闭气瓶阀,观察压力表在 1 分钟内的压力下降值,正常情况下压降应不超过 0.5MPa,若压降过大说明存在漏气故障。
同时需检查面罩密封性,将面罩边缘贴合面部,用手掌捂住面罩进气口,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,若面罩能保持贴紧状态且无漏气感,说明密封良好。此外,还要检查供气阀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,背架肩带和腰带的调节卡扣是否灵活,报警哨在压力降至 5-6MPa 时是否能正常发声。
二、背托装备的穿戴
将空气呼吸器垂直放置于身体正前方,气瓶底部朝下,背架朝向自己。双手分别穿过肩带,将呼吸器举过头顶,顺势将背架落在背部,确保背架的承重中心位于肩胛骨之间。调整肩带长度,通过拉动肩带末端的调节扣,使背架紧贴背部但不压迫呼吸,肩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指为宜。
扣紧腰带时,先将腰带两端的插扣对齐并插入,听到 “咔嗒” 声后确认锁定,然后拉动腰带末端的调节带,使腰带紧贴腰部,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掌为宜。腰带需与肩带形成协同承重,避免重量集中在肩部导致疲劳。最后检查气瓶位置,确保气瓶垂直固定在背架一侧,无晃动或松动现象。
三、面罩与供气系统连接
拿起全面罩,先将头带全部拉开至最松状态,用双手握住面罩两侧,将面罩从下巴处向上套入面部,确保面罩边缘与额头、脸颊、下巴完全贴合,鼻梁部位的密封垫需对准鼻梁中线。双手同时向后上方拉动头顶的头带调节轮,使头带均匀收紧,先收紧下部头带,再调整上部头带,直至面罩无明显压迫感且密封紧密。
连接供气阀时,将供气阀的接口对准面罩上的进气口,顺时针旋转 90 度直至锁定,确保连接牢固。此时需再次确认供气阀与中压导管的连接状态,避免因连接松动导致供气中断。
四、系带与密封测试
完成面罩佩戴后,进行系带的精细调节。面罩两侧的头带分为上、中、下三档,需依次收紧:先调整下部系带,使面罩下部紧贴下巴;再收紧中部系带,确保脸颊部位密封;最后调节上部系带,固定面罩在额头的位置。调节过程中需避免单根系带过紧,防止面部出现压痕或影响视野。
进行正压测试时,深吸一口气,供气阀会自动开启供气,呼气时供气阀关闭,此时用手触摸面罩与面部接触的边缘,感受是否有气体泄漏。也可采用 “憋气测试法”:关闭气瓶阀,保持面罩佩戴状态,连续深呼吸 3-5 次,若面罩内始终保持正压且无外界气体渗入,说明密封合格。
五、佩戴后的功能验证
佩戴完成后需进行动态功能测试,模拟作业场景中的肢体动作。双手上举过头顶,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弯曲,观察呼吸器是否稳固,肩带和腰带是否有滑落趋势,面罩是否保持密封。同时按动供气阀上的应急按钮,检查补气功能是否正常,确保在深呼吸时供气流量能及时跟进。
最后再次打开气瓶阀至完全开启状态,确认压力表显示正常压力,将供气阀的呼吸接口对准面罩并连接,深吸一口气启动供气系统,感受呼吸是否顺畅,有无气流阻滞或异常声响。所有检查确认无误后,方可进入作业环境。
六、特殊场景的注意事项
在狭窄空间作业时,佩戴过程需更加注意装备与环境的碰撞,避免气瓶阀或压力表受到挤压损坏。若佩戴者佩戴眼镜,需将眼镜腿套在面罩头带内侧,确保镜片不与面罩内表面接触,防止镜片起雾或划伤面罩。
作业结束后,需按与佩戴相反的顺序拆卸装备:先关闭气瓶阀,按压供气阀排气按钮释放管路内剩余气体,再解开腰带和肩带,取下呼吸器,最后松开面罩头带,将面罩从面部取下。拆卸过程中需轻拿轻放,避免装备部件受损。
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需经过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,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快速完成操作。每次佩戴后需记录装备使用状态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,确保装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。
上一篇:云南新增6+23!